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童玩具p9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童玩具p90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玩具水枪P90内部白色零件叫什么名称?
玩具水枪P90内部白色零件通常被称为内部机构或内部组件。这些白色零件包括弹簧、齿轮、活塞、气缸等。它们在玩具水枪的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协调工作以产生压力和推动水流。
这些零件的设计和材料质量对于水枪的性能和耐用性至关重要。因此,确保这些内部白色零件的质量和适配性是制造高质量玩具水枪的关键。
有人说造型好看的武器往往性能也很优异,那么有没有造型差但是特别厉害的武器呢?
脑子里第一印象就是大名鼎鼎的斯登冲锋枪
他符合所有丑陋武器所需要的必要元素,造型怪异,外观难看,表面粗糙简陋,而且还是纯正英伦血统(无需质疑的是英国贡献了最多的造型奇葩的丑陋武器)。以至于这把枪刚制造出来时,被人评价是“仿佛用几根水管拼凑而成的玩具”。
但是斯登冲锋枪最牛逼的地方就在于,整把枪在二战时,只需要5个工时和2英镑(原材料成本更是只要0.75英镑),相比较之下,德军的一般毛瑟98K步枪,需要44个工时和70马克(1英镑约等于10马克)。斯登冲锋枪诞生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英军丢失了大量武器,同时新成立的大量本土防守部队严重缺乏武器,因而迫切需要一种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大量生产的武器。全枪大量使用冲压金属构件,仅使用一点焊接工艺。枪重3.2千克(MKII型),枪长76cm,身管长19.6cm。该枪使用9×19mm手枪弹,射速500~600发/分钟,枪口速度365米/秒,有效射程100米。同时整把枪维护非常方便,甚至可以在没有润滑油的情况下,照常使用,一切都体现了极简主义。
因而斯登冲锋枪在二战时期,产量高达370万把,加上各种变形枪总产量达到460万把。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朗巴奇兵工厂在二战期间生产了7.3万把斯登冲锋枪用于支援中国抗战战场,同时民国兵工厂也很快对这种制造简单的冲锋枪,可以说是在抗战时期也做出自己相当的贡献。在抗战胜利之后,大量斯登冲锋枪作为剩余物资输入国内,因而在国共战场上也极为常见,开头那张《亮剑》里的李云龙和楚云飞拿斯登冲锋枪也属正常。不过,斯登冲锋枪也成为各种“抗战神剧”导演的最爱,各种1941年前的战斗和敌后战场,出现斯登冲锋枪的身影。
不过斯登冲锋枪只能是经济适用性武器,满足基本的武器和火力要求,他的缺点很多,射击精度在30米后就明显下降,100米外纯属浪费弹药。但更让士兵深恶痛绝的是,其开放式螺栓结构极易产生静电,而且保险又过于简单。所以有“走火之王”的称号,很多士兵在没上战场之前,就被斯登冲锋枪致伤致残,甚至二战时候还有个一本正经笑话:指挥官会让拿斯登冲锋枪的士兵走在队伍最前面,以免其在后面突然走火打伤前面的队友……
单纯从飞机的外型设计上讲的确如此!
作战飞机从问世一来,从机械操控武器装备再到外型设计,短短的一百多年,单纯从飞机的外型设计上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世界航空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外型漂亮的飞机,性能一定优良”。
事实胜过雄辩,飞机这个人类制造的会飞的机器,经过160多年的发展,单纯从设计外型的变化已经是翻天覆地的质的飞跃。
二战结束后,喷气式发动机的成熟,战斗机真正进入到喷气机时代也不过是短短的60 多年!以美国的F86和前苏联的“米格15”为代表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从简单的机头式“进气道发展到今天的“涡扇发动机”推力多角度矢量发动机,“蚌”式进气道。
飞机的机翼外型设计从简单多机翼发展到今天的上单翼,中置机翼,下单翼,可变后掠翼,前鸭翼,翼身融合……一对飞机翅膀的演变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气动外型设计的优良程度决定着一架飞机整体作战性能成功的关键!
漂亮的武器装备外型的的确确决定了,一款武器装备的优劣!的确如此!
一般都说:设计得好看的飞机一定是好飞机!但是约翰牛的“闪电”应该不归这个定律管……
第一眼看到这货
感觉就像一架怀孕了的米格-21!属于“给难看哭丧——难看死了”的主但是这货的飞行品质确极为优秀:打开加力时最大速度为2.2马赫;关闭加力时最大表速度可以达到1250公里/小时!也就是马赫数1.02!在说白一点:这货已经实现了超音速巡航!!!而且其最大爬升率达到了254米/秒!
也就是说,虽然“闪电”是五十多年前的二代机,但是其飞行性能已经无限趋近于今天的四代机(美俄称五代机)。
这个问题就是“骑白马的不一定都是王子”一样,历史上和现在服役的武器装备有很多外形都比较难看,但是它们的性能却很优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装备!
这辆外形像一个铁箱子,炮管极短的坦克装甲车辆叫“突击虎”突击炮,是纳粹德国的一型巷战重装备,它只生产了18辆,是由战损的“虎式”坦克底盘改造而成的,安装了一门和“俾斯麦号”相同口径的380㎜“臼炮”(属迫击炮范畴),但炮管长度仅为5.2倍口径。
380㎜炮弹不使用通常的发射药,而是采用专门研制火箭助推发射形式,“突击虎”的炮塔内可携带18枚炮弹,“突击虎”的研制设想来自“斯大林格勒战役”,当时猛烈的轰炸和炮击已经使得该城成为废墟,但这些废墟仍然是由砖块瓦砾和钢筋混凝土构成,是很好的防御工事和隐蔽场所,德军的轻武器或者一般迫击炮对这些倒塌的建筑物内的苏军不构成多大威胁…通过对战役的经验教训总结,德军认为对城市战当中出现的“瓦砾工事”只能使用更大口径和更大威力的火炮打击才行!所以就紧急研制了“突击虎”突击炮。
“突击虎”没能赶得上“斯大林格勒战役”,但是在后来的城市战当中发挥了非常大的威力,比如:镇压“华沙起义”时,该炮配合“卡尔600㎜巨炮”、“灰熊150㎜”突击炮,对“起义军”躲藏的建筑物进行了野蛮炮击,经常是一枚炮弹就将一栋大楼摧毁,在巨大的爆炸能量和冲击波面前楼里面的“起义军”基本上没有生还的可能!
更甚者是在“西线战场”,它为了阻止美英机械化兵团的进攻,曾经一炮就炸毁了3辆谢尔曼坦克!给美军照常了极大的恐慌…。
但“突击虎”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作用非常有限,二战这样规模的战争缺乏数量优势是不可能打赢战争的,作为一种强大武器虽然它发挥出“骇人的威力”,可是没有空中掩护它也只是“待宰乌龟”罢了!
巨大的鼻子和严重的“腮腺炎”
显得非常难看,严重的影响到了“气动布局”,这是以色列“费尔康”预警机。它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型“有源相控阵雷达”体制的大型预警机,从理论上来说要比美军的E3“望楼”预警机先进了整整一代的水平。
“费尔康”
预警机是采用波音707远程客机的机体改装而成的,虽然气动布局有所变化但是航程也在8000公里左右,这样远的距离可以维持10~12个小时的滞空时间,如果有3~4架“费尔康”就可以实现空中24小时的无缝预警,所以说“费尔康”虽丑但称它是国家“核心装备”不为过!
“费尔康”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它是有数千个发射/接收器组成,每个只有几瓦的发射能量,但是数千个加在一起就会有很高的能量!会形成环360度、直径800公里远的探测距离,同时这些小“发/收器”可以分配着使用,几百个扫描一个区域(空域),另外一些扫描其它区域(地面/海面),甚至有几个“发/收器”出现故障不影响其它的使用,并且“费尔康”采用电扫描刷新速度是很快的!
总体来说,“费尔康”预警机所使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重量轻、性能可靠、价格便宜的特点,它的雷达造价仅相当于E3雷达的三分之一价格。
印度空军的“费尔康”预警机,使用俄制“伊尔76”运输机的机体,雷达也变成了传统外形的“大圆盘”,但这个“圆盘”并不像E2/3预警机那样转动,而是有三块“有源相控阵雷达”基阵组成,120度角布置加一起就是环360度。
“费尔康”预警机早在1993年就开发出来了,使用波音707的机体有些“验证机”的味道,采用“大鼻头”、“腮腺炎”确实大大增加了飞行阻力,好在“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并不影响到性能,所以印度空军使用的是“大圆盘”。
由于大型预警机价格十分的昂贵,一般的国家根本买不起,也受国土面积的限制,以色列又开发出“海雕”
预警机小型,仍然利用了“费尔康”的成果…它的总体性能与美国的E2系列和瑞典的“爱利眼”平衡木预警机相当,目前以色列空军已经装备了该机。
通过对上面的两型装备的粗略介绍,可以看出武器装备的发展外观是要服务于性能的,丑是丑了一些,但在是性能上确是非常好!这也附和了武器装备的基本发展原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童玩具p9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童玩具p90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