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辅食营养密度食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辅食营养密度食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辅食密度是什么意思?
食物“营养密度”的黄金法则
老话讲“三分营养七分汤”,有些妈妈对此深信不疑,只给孩子喝汤(尤其是骨头汤),这是混淆了食物“营养密度”的典型例子。汤的主要成分是水,不仅没什么营养,脂肪含量还很高。肉汤、鸡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仅有 1%-2%,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则在 15%-22% 左右,营养密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那么,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错误,辨别食物的营养密度呢?
1、完整(固体)食物的营养密度>分解(液体)的食物
米汤、粥、稀饭这样的流质、半流质食物虽然更易被吸收,但由于熬煮加工时间长,所含的重要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铁等)相比固体食物(米饭)而言却少得可怜,所以白粥不如米饭搭配蔬菜肉类更营养均衡。同理,果汁也不如整个水果营养更好,在榨汁过程中很多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都会流失。而完整或者固体食物不仅营养价值相对更高,还能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益处多多。
辅食密度就是营养密度指的是单位热量所含重要的营养素的浓度°。对于大多数妈妈来说宝宝的第一顿辅食都会非常的重视,一般都会选择高铁米粉,从大约4-6个月开始,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能量需求。
同时这个阶段的宝宝对蛋白质,铁等一些脂溶性维生素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需要引入辅食,来满足宝宝日益增长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什么是儿童主食辅食?
婴儿的主食指的是奶,包括母乳和配方粉。
辅食指的是除了母乳、婴儿配方粉和较大婴儿配方粉以外的食物,包括任何液体和固体食物。
与辅食相比,婴幼儿的“主食”——奶,其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于成人食物较低。
比较而言,母乳属于高密度、高热量食物,因为1克脂肪在体内氧化能产生9千卡能量,而1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氧化只分别产生4千卡能量。
对于辅食的称呼有几种,比如固体食物、泥糊状食物等。
我们之所以仍然偏好于使用“辅食”这个称呼,是为了提醒家长,孩子 1岁半之内奶制品应为“主食”。
在1岁半之内只有以奶为主食,才能保证相对高密度能量的提供,如果米粥、烂面条等低密度食物所占比例增加,则会影响婴幼儿奶的摄入量,那么食物提供的能量将大大减少,不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
婴儿6个月至1岁期间,应保持每天喝奶量在600ml-800ml,1岁至 1岁半不少于400ml-600ml。
即使孩子非常喜欢接受辅食,也不能让辅食喧宾夺主,保证主食的摄入量,才是保证营养的基础。
孩子光吃不长肉怎么回事?
缺钙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导致的,建议到医院做个微量元素检查看看。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孩服用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可以多晒太阳。饮食上面多费点心思,保证孩子的营养充足,睡眠时间不够的话,会影响到身体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不长肉、个子长得慢等情况。
宝宝13个多月该吃哪些辅食?
相比起1岁前宝宝泥、糊、小块状辅食,而1岁以后的宝宝相比以前的辅食更要精细了,因为除了营养的搭配,还要好看好吃,能勾起宝宝的食欲。
「关于饮食」
1-2这个阶段,奶依然是此阶段宝宝的主要饮食,宝宝每天至少需要喝250毫升奶,奶是宝宝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还能为宝宝提供丰富的钙质。
除此之外,宝宝的饮食以混合食物为主,主食、肉食、蔬菜、水果都需要合理摄入。
「宜吃的食物」
适合宝宝吃的蔬菜有:番茄、青椒、胡萝卜、油菜等。
主食可以是软米饭、粥、馒头、馄饨、饺子、包子等,也可以适当加入粗粮,如玉米粥、黑米馒头等。
荤菜方面,可以用瘦肉、鱼、猪肝、猪血、鸡蛋等,这些食材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同时也是宝宝饮食中铁质的主要来源。
「不宜吃的食物」
此时宝宝不适合吃过多纯糖或者纯油脂的食品,尽量不要吃盐,少油。如果食用过多,会导致宝宝食欲下降,影响营养的吸收。
「饮食原则」
宝宝的饮食应该营养均衡丰富,荤素搭配,花样翻新,短期内不要重复,为宝宝多准备菜式,调动宝宝吃饭的积极性。
如果发现宝宝不喜欢某些食物,可以改变烹调方法,但是不要不给宝宝吃,应该让宝宝少吃一点,然后慢慢适应。
总之,我们要多花心思给宝宝吃,调动宝宝的积极性,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
我来分享一下最近我给宝宝准备的辅食,供大家参考哦!
内容来源——孩子王育儿达人七VV麻麻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辅食营养密度食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辅食营养密度食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